记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工作站年轻团队

  • 日期:2018-08-24 17:03:20
  • 点击:

  良渚博物院新馆共展出文物600余件(组),每一件似乎都能讲述一段五千年前的故事:碳化稻谷的发现,说明稻米在五千年前已经成为了古人的食物;在陶器上出现的有规律的刻画符号,表明先人们的沟通方式或许不单单是言语那么简单;美人地遗址木板护岸、庙前遗址水井、钟家港“大木头”背后又仿佛再现了那些忙碌的工匠们;大量精美的玉器,更是向世人揭示着当时古人的治玉水平已达到了中国史前的高峰……

  这些文物原本不会“说话”,但经过考古人员的发现、复原、比对、研究,它们便拥有了“复活”五千年前文明的力量。日前,记者走进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工作站,一探考古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他们的工作或许细碎平常,但每一件文物的重见天日,都无疑让人们向远古文明又靠近了一步。

  良渚工作站有考古工作人员20余名。廖文艳是一名80后女孩,在站里主要从事文物修复工作,“比如木器,在考古过程中发现一块木头,首先我们会取一小部分样来对它进行树种鉴定,然后对该块木头进行修复。”廖文艳介绍说,文物修复,不光是为了让它最终能在博物院的橱窗里展陈,更是为了保护。“像这块木头,它来自于五千年前。为了能保存得更好,我先进行脱水处理,有些因为年代太过久远了,几乎就要断裂,我会用专业的粘合剂粘好,最后上色,这样做也更利于之后的研究。”

  宋姝是另外一位年轻女孩,主要负责动物类考古。她说,在遗址点上时常能发现一些动物骨骼遗存,研究动物骨骼,对复原古环境,了解古人对动物的利用方式,进而探究古人的生活习性有很大的帮助。目前,良渚遗址可鉴定的物种有34种,其中不乏圣小牛、黄斑巨鳖这类已经灭绝的生物,但更多的还是鱼类。“几千年来,鱼类的变化不是很大,但是从遗址点里出土的骨骼很少有完整的,为了做更好的研究和鉴定,我会自己动手制作实物标本,以便与古代遗存进行比对。”宋姝介绍道,钟家港古河道中有发现很多青鱼的骨骼遗存,她曾经去菜市场买过一条一米多长的青鱼,自己动手剔肉、脱脂、去油、防腐,制作骨骼标本。“因为鱼太大,光制作标本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最终的成品还是为我在动物骨骼遗存的复原和研究上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宋姝来自吉林,她坦言南方和北方动物物种的现状和骨骼保存方法都有很大不同。“生物分布根据地域不同有不一样的分布规律,为了能对良渚遗址的动物骨骼遗存有更好的判断,我会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面,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搜集地方上的物种进行标本制作,不同维度的对比,对良渚遗址的认识都会有新的帮助。”

  良渚遗址拥有水利系统、分等级的墓葬、祭坛、以玉器为代表的礼器等等,遗存类型丰富,遗址格局完整,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除了老一辈的考古专家,良渚工作站里的考古工作人员有不少年轻的面孔。在面对考古这个考验耐心、体力、技术、毅力的工作时,他们始终饱含着热情。

  从事岩矿考古的姬翔平日里跟随专家老师研究城墙垫石,听起来挺枯燥的工作,但他却说这是他的兴趣所在:“良渚遗址虽出土了大量玉器,但对成玉的发源地始终没有定论。我希望可以通过努力,找到良渚玉料的具体产地,因为这将对定义良渚古人的生活范围有很大意义。”宋姝谈起自己的工作津津乐道:“挺有意思的,发掘一直在继续,明天会出土什么东西、这些东西会有什么价值,都是未知数。而考古最大的目的,便是在于用现代科技手段去获得古代人类社会的遗存,将分析出来的信息碎片拼入古代的巨大拼图中,从而最大程度地恢复古代人类社会的面貌。”

  从第一代良渚考古人到如今的青年面孔,八十多年来,良渚遗址考古发现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系统,到良渚古人的吃穿住行,一个成熟的文明古国在一代又一代的考古人努力下,从史前文明中勾勒而出。如今,良渚遗址中越来越多的细节被人们所熟知,正是因为有了考古人不断地努力,千年前的文物才被赋予了再次传播文化、延续文明的使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