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姐姐”观护基地助迷途少年“无痕”回归社会

  • 日期:2018-04-13 15:55:10
  • 点击:

  “祝贺你成了自由人,也祝贺你找到了工作,一年来我们都看到了你可喜的变化,我们希望你继续保持这种好的状态,相信你今后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在西湖区检察院,未检科“西子姐姐”工作室的检察官郑蕾和施倩对不起诉人小骆说。

  小骆因为盗窃电动车被移诉时,刚满16周岁,还在职高读书。检察官讯问时,小骆对因为一时贪念为了零花钱盗窃电动车的犯罪事实非常悔恨,本着“感化、教育、挽救”的方针,检察官启动了社会调查程序,在了解到监护人已经退赔被害人损失得到被害人谅解的情况下,召开了不公开听证会,与会的侦查人员、被害人、学校代表等一致同意对小骆附条件不起诉,给孩子一个改过的机会。

  去年3月,西湖区检察院对小骆作出了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考察期一年,但考虑到小骆是外来人员,居住地不固定,为此,将小骆的考察帮教除了放在学校外,同时安排到了设置在文新街道星洲社区的“西子姐姐”观护基地。

  说起这个观护基地,是在2014年9月西湖区检察院与社区创办的“心航工作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心航工作室”是为了加强检察机关与基层群众的联系,主要作用是普法宣传,后来,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作为刑诉法的特别程序实施,考虑到涉罪未成年人因没有固定的帮教场所,于2016年12月成立了“西子姐姐”观护基地,为涉罪外来未成年人创造非羁押处置的监管帮教条件。

  观护基地设置以来,在西湖检察院的指导下,创新实施“1+X”工作模式,即由一名检察官、一名专业社会工作师、一名监护人和一名志愿者(团委、妇联、心理咨询师或在职在册党员)组成帮教小组,充分发挥检察官和社区居民“年轻、高知、资源多”的优势,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个性化帮教方案,形成了由承办检察官指导,社工具体帮教,监护人监管教育、志愿者协同参与的考察帮教模式。帮教小组善于聚焦帮教对象内心困惑,通过访谈交流、侧面调查等方式,了解帮教对象的个人资料、家庭资料、社会经历以及帮教对象涉罪原因,引导涉罪未成年人认识到犯罪行为的严重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反思发生犯罪行为的原因,促使其客观理性地认识和对待犯罪,强化改过自新意识。

  同时,通过“朋辈感同、长者身教、勤工俭学、公益劳动、亲职教育”等方式,促使涉罪未成年人的行为改善,安排各项公益劳动,要求帮教对象必须在帮教期间完成定额次数,让帮教对象在付出劳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感化自己,在社会上实践中发现自身特长。在帮教期间,也注重贴近未成年人的“互联网”交流习惯,去年还运用“西子姐姐帮教团”微信群定期向帮教对象了解近期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情况。同时,专门聘请国家心理咨询师、优秀退休教师进行心理疏导,为每一位观护对象提供各项支持,便于帮教对象能顺利完成考察。截止目前,已有4名涉罪未成年人在基地帮教完成,顺利回归社会并找到工作,仍有3名在帮教中。

  “很感谢社区所有的帮教人员,没有把我当成涉罪人员看待,而是打心眼里把我当成了社区的一份子,在工作中我也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

  “在社区里我接触到的所有的哥哥姐姐都是正能量的,跟他们在一起的每一次活动,都让我感到集体的力量和温暖”,涉罪未成年人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