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文广新局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西湖经验”

  • 日期:2018-03-28 15:21:34
  • 点击:

  去年7月,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当代瓷器捐赠收藏仪式”,由西湖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嵇锡贵大师制作的2016G20杭州峰会国宴瓷“繁华盛世”和“国色天香”均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并展出,国博收藏编号为839号。据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次大规模收藏当代陶瓷艺术大师作品,这些作品代表了当下中国陶瓷的最高水平。

  近年来,区文广新局重点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三篇文章,在立足区情实际的基础上,使非遗保护工作科学化、系统化、产业化、智慧化。目前,全区基本形成国家、省、市、区、镇街五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拥有非遗项目83项,传承人37名。其中,国家级非遗数量位列全市第二,有省级生产性保护基地3个、省级非遗旅游经典景区2个、省级非遗宣传展示基地1个、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4个。

  西湖区先后出台《西湖区公共文体事业发展扶持办法》《西湖区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管理办法》《关于非遗活动相关费用列支标准的说明》等具体文件,制定区级非遗项目和各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非遗项目优秀团队的扶持奖励标准。同时,积极寻找各类资源,帮助“杭州雕版印刷技艺”“全形拓技艺”“西子女红技艺”等项目传承人解决工作场地的问题;成立由30名省、市非遗专家学者组成的“西湖区非遗专家委员会”,加强对全区非遗工作的专业指导、决策咨询、项目论证和评审考核,提升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专业性;设立非遗公益计划,引导民间资金支持非遗项目,提供设备设施、演出场地的赞助,用于基地建设和濒危项目扶持。

  针对重点濒危非遗项目的恢复和保护工作,区文广新局抢救性恢复了“转塘民间小调”“西溪哑目连戏”“上泗竹马”“三墩灶头画”“三墩火流星”等5个项目;恢复排演的西溪哑目连戏《送夜头》、《活捉刘氏》通过了省、市非遗专家的项目验收,《活捉刘氏》获杭州市传统戏剧大赛金奖。除此以外,由“上泗竹马”和“西子女红”为原型改编的舞蹈《福娃与竹马》、《西子女红》分别获得省、市民间艺术展演金奖和优秀奖;摄制完成杭州市首部非遗微电影《爱·九曲红梅》;“三墩火流星”通过改良器材,设计表演操,已进入中小学进行传承。

  同时,区文广新局还设立“非遗大学堂”,开展非遗进镇街、进村社、进企业、进楼宇、进军营、进校园、进机关“七进”活动,拓展非遗项目传播渠道。目前已在区内33所中小学校和高职院校设立非遗传承教学实践基地,年均开课量为1600余课时。

  值得一提的是,区文广新局还开设出“高校非遗保护与传承”论坛,通过非遗传承人互动教学的方式,传授非遗技艺,宣传非遗知识,引导辖区群众了解、学习、传承非遗文化。其中,“越窑青瓷制作技艺”贵山窑团队嵇锡贵大师已培养区级传承人1名,研究生3名;西湖职高学生周鋆锋在传承人樊生华指导下,成功获得“杭州市非遗绿茶制作技艺大赛制茶技艺能手”称号。

  此外,区文广新局还积极拓展西溪湿地、西山森林公园等景点和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为非遗保护新支点,开设“蒋村龙舟”“越窑青瓷”“西溪婚俗”“九曲红梅”“龙坞年俗”“三墩民俗”等一系列非遗展馆展厅,展出全区不同地域、独具个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把“蒋村龙舟胜会”“上泗竹马”等非遗项目与农村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让群众零距离体验和感受非遗的魅力,使群众在参与中了解和支持非遗保护工作。

  目前,全区共建成18个市级农村文化礼堂,有机融入了渔耕、酿酒、民间绘画、“年糕坊”等优秀传统文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民俗得到良好的保护和传承。

  “在与特色产业的融合方面,龙坞茶镇作为以国家级非遗项目‘西湖龙井’为内容的特色小镇,将茶叶作为重要符号元素,嵌合在整个小镇文化当中,开辟了非遗文化传承、生产、销售、体验、互动的新模式。”

  据区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探索与现代产业组织的融合方面,除了龙坞茶镇,目前全区已成立了黄小建雕版印刷工作室、西溪贵山窑、蒋村龙舟协会、九曲红梅茶叶公司等工作室或行业协会,对扩大交流传承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同时,还注重不断完善非遗数字资源库,将全区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数据进行整理归档,为非遗资源数字化、管理现代化、服务网络化打好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向兄弟县市区学习,深化保护理念,巩固保护成果,纵深推进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作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区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